职工文化
记忆中的豆腐
来源: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:2020-09-17 浏览次数:17610次
皮肤科 彭明芳
儿时家里穷,逢年过节每家每户都要做豆腐,老家把做豆腐叫“滚豆腐”。每年腊月初五我家都会滚豆腐,因为这天是母亲生日,也正是农闲时。我们家做的是胆水豆腐也称卤水豆腐、老豆腐,提前泡发的黄豆用自家的石磨,慢慢地研磨成豆浆,再倒入大铁锅中煮沸、滤渣、点胆水,豆腐全部析出,水变清后舀出,固定成型,豆腐也就做好了。
在农村,邻里们常互通有无,自家产的蔬菜、水果,定会互相分享,谁家做了稀奇的吃食也是要各家送一些的,豆腐也就成了“伴手礼”。豆腐的吃法有很多,有一种切成厚片两面煎得金黄,直接咬下,外脆里嫩,还滋滋的冒着油,加入青绿色蒜苗一起炒,又别有一番滋味;辣椒酱在油里爆香,加入香料、姜、葱白、蒜,倒入水烧开,切成小正方块的豆腐放入水中煮入味,勾芡、撒上青葱,装盘,家常麻婆豆腐做成,开胃下饭;烧鱼时煮几块豆腐,豆香中混着鱼香,有荤有素,味道也是极好的;豆腐放久了,长出长长的灰白色毛,切成小方块,洒上辣酱面、花椒面、盐,装进玻璃瓶里,这就是毛豆腐,胃口不好时,挑出一块,细腻浓香,一碗饭顿时见底。
大学实习时到云南红河,才知道豆腐还可以烤着吃。云南建水豆腐,实际是一寸见方的臭豆腐块,经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提及后也算是全国闻名。在建水,满眼都是烤豆腐店,一群人围着炭火,炭火上支着铁烤架,烤架上整整齐齐摆着油黄油黄的小方球,店主时不时翻动着小方球,把烤得胀鼓鼓、圆溜溜的豆腐球夹到客人碗中。3、5个朋友,一瓶小酒,围坐在烧烤摊边,一边欣赏烧烤过程,一边聊琐事,一坐就是半天。这烤豆腐一般是以5个为基数卖的,叫上5个、10个,要一份蘸碟(蘸碟分油碟和干碟,我个人更喜欢干碟),豆腐球蘸上红辣椒面,咬破豆腐外面的酥皮,一股热腾腾的豆香从海绵一样的小孔扑面而来,同时夹着发酵的酸味,豆腐原始的香味混着辣椒的辛辣,刺激着味蕾。
我更喜欢云南的包浆豆腐,把一整块巴掌大的豆腐放在烧烤架上烤,边烤边刷油,烤到两面有黄黄的脆皮时刷上香料,撒上辣椒面、花椒面,装进包装盒里,划成九小块,用牙签挑起,一口咬下外面香辣酥脆,满嘴爆出滑嫩的豆腐,滑而不腻,满嘴溢香,这是我最喜欢的云南美食,至今仍十分想念。
后来上班,曾到过剑阁,剑阁的灰豆腐条我是非常喜欢的,煮在冒菜里,灰褐色的长条,非常有韧性,一口咬下,十分有嚼劲、Q弹,口感有点像年糕,但没有年糕粘腻,实在很难想象这是豆腐。剑门豆腐干,也是十分有名的,口味多样,购买也十分方便。还有酸菜豆花稀饭,也是当地一大特色食物,吃的人很多,到剑阁的第一天我就尝了一碗。豆花撒在稀饭里,有的豆花凝成一块,夹起一块,先感觉有些老,然后就是酸、酸、真的酸,酸而不馊不臭,酸而不香,就是酸,连带着饭香也被酸味全夺去了。我强忍着吃完了大半碗,整个人就像泡了酸汤一般。后来找的对象是广元人,他总说他老家人不论干活疲惫后还是久别还乡时,都只需一大碗酸菜豆花手擀面,人一下就活了,要的就是这种酸。我想这种酸对于他来说是家的味道,是骨子里的依恋吧,可惜我却始终无福消受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