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838-3200651 13981070055

医院文化

职工文化

打卡中国挂面村
来源: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:2021-01-11 浏览次数:16035次
党政办  张文莉
因为去年夏天的那一湖野荷,我对中江有了一些偏爱,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再次走中江,那更是值得期待的事情。草的“辞旧迎新元旦嗨”活动预案在庚子年末最后一天迅速出台,细致到具体时间、具体地点、参加人数、行程安排等。
元旦早上八点,梅接到我和两位姐姐从德阳出发,到了中江约定的地点,远远地看见了草和冬,才时隔3个月而已,恍若隔了一个世纪似的,见面兴奋得左拥右抱,不要太温暖了!等筐和燃到了之后,我们便一起前往“中国挂面村”打卡。
中国挂面村”位于中江的觉慧村,是一个有着40多户人家的普通小村庄,家家户户均以手工制面为生。度娘说,中江手工挂面的历史,最早起源于宋代,至今已有千年。2007年,中江挂面制作工艺被认定为四川省非遗历史保护项目,2010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11年批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刚一进村口,就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刻有中国挂面村几个字,红得耀眼、刚劲有力。家家户户门前屋顶的高木架上,飘飘洒洒地垂下五米左右的面条,白如牛奶发丝,如同高山流水,又宛如丝绸垂帘扑泻而下,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与劳动之美的享受。
中江挂面细腻柔软、均匀光滑、细如银丝,每根面的直径只有0.751.25毫米。久煮不糊,不粘牙,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,故有“空心挂面”之说。因其工艺复杂,生产受气候限制,历代作为上贡珍品。每到入冬季节,每家每户门前都挂着尚未晾干的挂面
我跟随草和鸟一起近距离观赏并拍摄村民晒面的姿态,他们仿佛置身于轻盈如流水的线条间,又似音乐大师在拨动琴弦,在阳光的照射下,尤为壮观!
    下午从石砌时代回来又到挂面村,拾阶而上,看见“一碗面,一座城”的标志。上午见了那么多壮观的“瀑布”,晚上再来这里吃上一口面,还真有圆满的感觉。我们来到一家“煮面”的店,店铺大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,寒暄一阵后,她就开始择洗豌豆尖。我站在沸腾的一锅面汤旁,一边看大姐如何煮面,一边跟她聊天,大姐如数家珍地讲述了中江挂面的制作流程:选料、磨面、揉面、划条、发酵、醒面、扑面、抻大条、盘面、抻小条、上竹、挂面、晒面、收面、切面,以及包装运输等前后共18道工序之多
这是一门纯粹靠天吃饭的传统工艺,制面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气候因素,根据日照和空气湿度选择开工时间。和面,往往得从凌晨三点开始,抻好的面条,一边盘条,一边刷菜籽油;将抻好的面条盘在木桶里,醒面、发酵、备用;天气好的时候,将面条挂在5米高的面架上,拉成细丝;划条、整理是为了避免面条粘连,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; 面条晾晒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就开始收面。
打卡中国挂面村,感受手工制的魅力,体验烹饪挂面的乐趣,品尝银丝挂面的美味中江挂面能做得如此精巧且口感细腻,真可谓食一碗面、懂一座城
一碗面、一座城,生动展示了中江挂面的乡土特色和文化气息,让中江挂面更有味道。